分过手的人,可能都有以下体验:
无论你是不是本来就想分手、也不管这段感情是不是足够好,离开关系时,你几乎一定会感到不舒服。
其实,这是因为,在分离的影响下,人们常常感到高度焦虑(separation anxiety)。
此时,我们会对分离这件事感到格外恐惧,也会放大自己恢复单身之后、对孤单(alone)的不适与担忧。
除此之外,对于很多人来说,分手也不仅仅=分手。它还可能=被拒绝、被抛弃、被否定等多种人间艰难感受的合集:
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?我不如别人吗?不值得被爱吗?
仿佛童年阴影再现,内心深处最害怕的事一朝成真。
也就是说,你分手时这么难受,可能、也许、甚至和那个对象是谁都没太大关系……
在这么多种负面感受的影响下,一旦这份焦虑和恐惧超出负荷,我们就可能自动开启防御机制(defense mechanism),以保护自己。
在这些防御机制中,很常见的一种,就是试图通过把炮火转向他人、来逃离自身过重的情感包袱。
此时,我们就很容易做出一些“不像自己”、甚至多年后不堪回忆的事。
比如:
明明自己想分手,却把锅甩给对方;
为了让对方“受到教训”而故意散播谣言、诋毁他人,等等。
换句话说,“你死我活”的背后,其实是我们对自身感受的逃避。
而这种分手大戏的最终结果,往往是在很久以后,我们仍沉浸在上段感情的余震中难以自拔。
我们很少意识到,分手是一件需要学习的事,就像决定开始一段感情那样,分手也需要我们严肃、真诚地对待。